生物识别不可乱用 财产可能被洗劫空
只要脸对着支付介面,就可以拿饮料走人了,我们办公室就有这样的支付系统,自从生物识别技术普及后,我们似乎不再像以前一样需要记住大量的密码,也没有了忘记密码的忧虑,但现在,生物识别技术的滥用正给我们的安全带来更大的隐患,甚至财产都会被洗劫一空。 被动采集难防 有学校用这种技术的摄像头监控学生的上课状态,它能够识别学生是否打盹、有无举手、是不是在玩手机等一系列状态。 可见,人脸识别技术已经不仅仅可以用来识别对象身份,已经可以收集更多的信息了。而这种被动的采集捕捉,让我们无处可藏。想象一下,如果大街上的摄像头换成了这种摄像头,你的步态、表情都会纳入系统数据中,或许可以用来提高识别犯罪分子的概率,但这样一来普通人也没了隐私可言。 即便不谈那么遥远的,只说现在,当我们在自动售货机刷脸购物时,如果犯罪分子像之前给ATM机偷偷改造一样偷偷给售货机做手脚,那么我们的面部数据也会完全被收录。 生物特征可用来犯罪 除了人脸识别,还有诸如指纹、声纹、笔迹、虹膜甚至是视网膜和手血管识别。这些生物识别技术从安全角度来讲,是人脸识别的数倍甚至数十倍,想伪造基本不可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高级加密的场景下。 但现在,即便使用了这些先进的高级加密技术,也不意味着人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试想一下,如果在洗手间的镜子后面加入摄像头,如果在餐具的内部安装指纹采集器,那么我们在诸如《007》、《碟中谍》等经典间谍电影中看到的场景将成为现实。 这样一来,你去餐厅吃顿饭就可能丢失自己的指纹,照个镜子,就会失去面部数据、虹膜数据,犯罪分子复制以后,就可以用这些数据伪装成你,轻则把你家洗劫一空,重则会使用你的身份进行犯罪活动。 隐私数据难以消除 正如前文提到的“ZAO”换脸App事件中的问题一样,这些隐私数据,即便仅用来让你解锁手机或是变个明星脸图个乐呵,都可能会被上传到运营商的服务器中存储起来。那么到时候,根本没有方法可以保证这些数据的安全,毕竟总会有人有权限来管理这些服务器。 这样一来其实又回归成了传统的道德问题,这些数据中的大部分现在看来虽然并没有什么价值,但在更为智能化的未来可就说不准了。当一个人看守着一座金库,但他又恰巧拥有这座庞大金库的钥匙,那么就很难保证这座金库中金子的安全了,更何况,他只需要进行复制,而非取走。 偷脸部信息如偷密码一样 因此,我认为如今人们应当对自己的各项生物数据更加重视,不要盲目的进行各种授权,也尽量不要在不同的安全加密中使用相同的生物特征验证,毕竟这就像给所有银行卡设定相同的密码一样充满风险。否则偷否则偷人家脸上的信息,就像如同通密码一样。 结束语 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杜绝这种风险,毕竟我们不可能每个人从此以后都带上墨镜口罩像明星躲狗仔队一样生活。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很可惜人类的道德并不能一直保持高尚,就像小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一样,人性中的黑暗的那一部分注定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所消退。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
-
停机致使企业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访问重要数据,可能造成...[详细]
-
数据泄露的头条新闻可能会让企业将数据保存在防火墙内...[详细]
-
在万物互联时代,全球数据量与日俱增,人们在探究数据...[详细]
-
防火墙(Firewall)一词,在网络术语中是指一种软件,它...[详细]
-
安全分析师知道自己炙手可热的市场定位,安全人才的稀...[详细]
-
各位小伙伴,好久不见,甚是想念啊!最近由于各种事,...[详细]
-
简介 在对网络犯罪分子攻击手段的分析过程中,我们会...[详细]
-
灰色软件是一个棘手的安全问题。虽然与高频报道的恶意...[详细]
-
Mirai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僵尸网络,最早可追溯到2011...[详细]
-
简单的java加密算法有: BASE 严格地说,属于编码格式...[详细]